分享
开启左侧

在“危机”中寻找“机遇”

 关闭 [复制链接]

在“危机”中寻找“机遇”

发表于 2008-12-17 16:40:20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
2074 2 查看全部
2008年真是无比热闹的一年,一幕幕人间大戏全部上演:
石油涨价、粮食涨价、原材料涨价;
地震、雪灾、水灾;
藏独、台独、东突;
股票坐过山车;
奥运会;
由“次贷危机”引发的全球性“金融危机”…….
一、“次贷危机”是什么意思?
在银行贷款中,收入低、没有稳定工作、还贷能力差的人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,被定义为“次级贷款者”,贷款给信誉等级比较低的人就叫“次级贷款”。
在美国,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,从房子到汽车,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,贷款无处不在。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,通常都是长时间按揭贷款买房。前几年美国的房地产是一轮大牛市,美国的大银行为了获取在房地产中有利的地位,把房贷贷给“次级贷款者”,比如家庭年收入低于2万、信誉欠佳等等的人,怂恿他们买房子,看银行是如何怂恿他们贷款买房子的:
“你想买房子吗?”
“没有钱?没关系,贷款吧!”
“首付也付不起?没关系,我们提供零首付!”
“担心利息太高?头两年我们提供最优惠的利率!”
“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月供?没关系,头2年你只需要支付利息,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!
“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?哎呀,你也真是太小心了,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,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,不仅白住两年,还可能赚一笔呢!再说了,两年后你肯定会找到稳定的工作,到时候还怕付不起呀!况且又不用你出钱,难道我敢贷,你还不敢借吗?”
于是,在银行的怂恿下,大批本来不具备买房条件的“次级贷款者”开始贷款买房,后来房价开始下降,这些人真的还不起债了,“次贷危机”也就爆发了!

二、“次贷危机”是如何演化成“金融危机”的呢?
银行给“次贷者”大批贷款,但银行也没有那么多钱贷出去啊,于是就高息吸纳储户的存款、发行债券、发行股票,保险公司和各种基金一看房市这么火爆,也纷纷融资给银行,当“次贷贷款者”无力还债时,银行的资金链断裂,于是“次贷危机”演化成了整个金融领域的危机:大家的钱都拿不回来了。

三、金融危机是如何演化成经济危机的?
金融危机爆发后,银行没有钱还给债主和储户,就像冰岛,国家银行几乎破产,无钱兑现给储户,引发货币贬值,严重影响消费者信心,导致购买力下降。世界上的商品其实只有二类:一类是直接为人服务的消费品,一类是为政治服务的军火。购买力下降直接影响到了生产企业,危机实体经济,经济泡沫逐渐消退,从而开始逐渐爆发经济危机。

四、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?
1、外国消费能力下降,首先影响的是出口加工企业,订单被大量取消,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。
2、过去几年中国过渡繁荣,奢侈浪费、挥霍现象严重,好像所有的人都买得起高端化妆品和奢侈品,在香港我们看到的是内地人在LV、CD专卖店站排交钱的疯狂情景。自然堂、美素的产品我们自己觉得价格很适中,但大家都觉得太便宜,纷纷呼吁出高价产品等…….,这就是经济泡沫导致的信心膨胀现象,金融危机有助于消除泡沫,回归理性,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许会是件好事。
3、中国消费者的信心目前尚未受到大的影响。昨天我特意抽时间去到商场转了一圈,看看零售市场是否有萧条迹象,结果看到了一个字:火!商场里摩肩接踵到处是人,收款处排着长龙在交款。
现在年关将近,又将是一轮火爆的消费市场,中国人的日子过的好着呢,中国的经济如果受影响也将是年后的事情,现在还不用担心。

五、“金融危机”也许是中国化妆品品牌的历史性机遇
三十年河东、三十年河西。金融危机是西方的危机,也许是中国人的机遇,“凡是敌人反对的就是我们拥护的”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换来了中国十一年的高速增长。这次金融危机也许又会换来中国品牌超越国际品牌的历史性机遇。
1、看一下中外品牌的对比
外国品牌中国品牌
价格高 中、低
成本高 中、低
资金贷款、股票 自有
市场一、二线市场一、二、三、四线市场
渠道商超 商超、专卖
影响非常大小、或者是机遇

2、中国品牌的优势
价格优势:消费者理性在回归,过渡消费奢侈性外国品牌的现象将得到抑制,中国品牌价格适中,是中国品牌的机会。
成本优势:中国化妆品运作成本低,抗风险能力强;同时全球性原料下降,此消彼长,大好优势;
资金优势:外国品牌多时上市公司,受金融动荡的影响极大;而中国企业不上市、无贷款,全市自有资金,没有影响;
市场优势:从国际上来看,外国品牌市场遍布全球,现在正在承受巨大的挑战和煎熬。中国化妆品以国内市场为主,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小。
从国内来看,外国品牌市场线比较短,主要以一二线市场为主,而我们从城市到农村到处是我们的网络,农民工返乡大潮,从广东返到江西、四川、湖南、贵州,只要没出中国,不管到哪里都有伽蓝的加盟店,他们走到哪里我们就把专卖店开到哪里。
渠道优势:外国品牌以商场和卖场为主,中国品牌却有着多样性的渠道,非常广泛;
总而言之,中国品牌资金在手上,网络在手中,成本在降低,中国化妆品行业没有金融危机。
现在中国品牌的机会来了,昨天还是在那家商场,我看到原来销售火爆的外国品牌专柜已呈现冷清的场面,少有人问津。现在人们消费时变得谨慎了,奢侈品受影响很大,而中国品牌价格适中,成为了人们的替代性选择。

六、抓住机遇,再谱传奇
对待金融危机我们所提倡的态度是:乐观面对、珍惜现在、抓住机遇。
1、乐观面对:个人和企业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。
2、珍惜现在
珍惜现在所获得的一切,珍惜我们的工作、我们的网络、我们的客户,尽心为客户做好服务工作;我们不仅要做锦上添花的人,更要做雪中送炭的人,就像对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受灾的客户一样;
3、想抓住历史机遇,就要先抓住第四季度这个眼前的机遇。
第四季度是传统的旺季市场,有圣诞、新年、春节、情人节四个节日。中国人有过年突击花钱的习惯,在“谁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啊”的心态影响下,不仅有钱的人要消费,没钱的人也要消费。对于大部分消费品而言,抓住这个节日市场就能抓住了全年近一半的市场,对于化妆品也差不多是抓住了全年近40%的市场。谁抓住了这个市场谁就能过个好年,更重要的是:在经济危机的严冬日益逼近中国之前,先储备好能量,准备过冬。
公司为第四季度准备了最好的政策、最高档次的促销品,让我们用乐观的态度,积极行动起来,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,抢占节日市场这个最后的堡垒,为难忘的2008年划一个圆满的句号,为2009年做好准备,领跑美丽、再谱传奇。[/
color]
洪涛 发表于 2008-12-17 20:13:21 显示全部楼层
好贴啊
avorme 发表于 2009-3-30 08:02:06 显示全部楼层

Re:在“危机”中寻找“机遇”

来支持一下!,很不错,非常好,对,就应该这样,呵呵,做人要厚道!,我赞赏你的观点。,支持狂顶!
游客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销售论坛|销售网简洁版|手机版|小黑屋|没业绩,就找销售网! ( 鲁ICP备2020047930号 )

Copyright © 2001-2024, xiaoshou.cn销售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