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开启左侧

中国调味品业现状剖析

[复制链接]

中国调味品业现状剖析

发表于 2010-6-27 08:01:30 阅读模式 倒序浏览
855 0 查看全部
中国调味品业现状剖析
    在饮食中,酱油是不可或缺的一味调料。而今的酱油市场却是一个让人放心不下的市场。最近在江西、重庆等地发现大量的有毒酱油流入市场事件,给本不平静的酱油市场又蒙上了一层阴影。目前酿造业滥竽充数的问题较为突出。卫生状况差、质量难控制的小作坊式企业还在增加,给酱油业带来种种“硬伤”。
    据悉,为了治疗“硬伤”,让广大消费者吃到放心酱油,北京市工商管理局规定:从今年 9月 1日起,所有的酱油生产必须在其生产的酱油上标明成分,以防有毒酱油流入市场。这对无品牌的酱油企业虽有一定制约,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。业内人士呼吁,买酱油切不可图小便宜,应选择酱油行业公认的品牌和大企业的正规产品,到正规的食品商场或超市去选购。
    据了解,酱油的制作大致分为两种。一种是由粮食发酵酿成,此种酱油不含任何致癌等不良物质,对人体绝无不良影响。我国生产的酱油大多是此种酱油。另一种是配制酱油,它主要是由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配制而成。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是一种化学合成物质,如果按国家标准,在不超过百万分之一的情况下,是无毒无害的。但在水解液制作中若处理不好,氯极易超标,即三氯丙醇超标,则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、致癌以致危及生命。
    几个月前,英国曾向中国酱油发难,指责中国酱油中的三氯丙醇超标,禁止中国酱油在英国流通。在外国媒体的大肆炒作下,弄得国人也不知所措:酱油怎么了?其实即便是按欧盟标准,它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法国、德国、瑞士等就各不相同,但对三氯丙醇的含量标准也是从 0.3%、 0.5%至 1%不等,与中国的国家标准基本一致。在当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中国酱油基本是粮食酿造,根本不存在三氯丙醇时,英国媒体的闹剧不攻自破。但它却让我们记住了三氯丙醇这个词。
    最近江西省对酱油的质量作了一次抽查,质量不容乐观。抽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加入了不合格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,致使产品中的三氯丙醇超标。更有甚者用“毛发水”兑制有毒酱油流入重庆万州市场的 76吨毒酱油已被市民买走,可见老百姓的品牌意识如此之淡薄,真是到了大声呼吁品牌的时了。
    据了解,“毛发水”是用人和动物的毛发水解液,含有砷、铅等有害物质。水解毛发时,使用了工业盐酸,且在配兑酱油时加入的酱色中,含有可致人惊厥的甚至诱发癫痫症的四甲基味唑,对人体危害很大。我们国家对酱油中的重金属砷、铅的含量有严格的标准,对黄曲霉毒素也有行业标准和规定,许多非正规厂家生产的酱油,不按照国家标准生产,自行其事,因而致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。
    北京金狮酿造厂生产技术科科长高兰华说,北京市所有的区、县都有酱油厂,各生产各的,形不成规模。因而作为老国企的金狮酿造厂,当初号称亚洲第一,其实年产仅 2万吨,现在该厂隶属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。目前,国内产量最大的是号称年产 10万吨的广东佛山“海天”牌酱油,在亚洲规模最大的是日本“龟甲万”牌酱油,其年产可达 40万吨。据高科长介绍,北京人的品牌意识比较强。他们一般在超市或正规的食品商场买酱油。“金狮”酱油在北京酱油市场上,由于市场定位是居民生活用,因而在这一层次上雄居榜首。北京的宾馆、饭店由于广东菜肴的需要,他们需要高一档的广东“致美”的老油王、生油王,“致美”酱油的生产规模与“金狮”基本相同,也为年产 2万吨左右,但其主要用于出口。河北省石家庄产的“珍极”酱油,年产也在 8万吨,其在北京市场也榜上有名。
    目前我国的酱油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成长期。一些老国企正逐步向有限责任公司过渡。要想规范酱油的市场秩序,就必须普及品牌意识,增加品牌自身的竞争力。让消费者对品牌酱油从认知到信任,从自我保护的目的出发,抵制有毒酱油流入市场。
    老字号需调出“世界味”
    作为酱油类调味品的发源地,中国目前的酱油产量已居世界首位,但放眼国际市场,优质酱油及调味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却为日、韩企业所占据。企业小而分散,行业集中度底,阻碍了中国调味品行业做大做强。在日前召开的“中国调味品走向世界发展战略研讨会”上,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呼吁,要提高中国调味品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,使之走向世界。
    老字号需转型
    一瓶相同工艺生产出来的“本酿造”酱油,日本最大的酱油企业龟甲万生产的要卖五六十元,国内厂家生产的只要十几元钱。这就是中国调味品面临的尴尬局面。
    据介绍,目前世界酱油 800万吨的年产量中,中国就占了 450万吨。由中国出口到国外的酱油,估计每年已超过 3万吨,但量多质不高。从国际市场看,中高档酱油类调味品的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为日、韩等国的企业瓜分,从企业规模和品牌名气来讲,中国调味品在全球市场尚未占据其应有的地位。
    中山大学教授、中国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卢泰宏认为,中国的调味品企业与家电企业不同,前者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,有许多传统的老字号。中国调味品要走向世界,首先要把老字号转型为现代的世界名牌企业。
    要创品牌更要提高产品的档次。江南大学校长陶文沂教授说,中国调味品企业特别要加强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,日本有的酱油企业设有专门的、规模庞大的研究所,特别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技术创新。而国内企业由于技术水平低,行业进入门槛低,导致产品竞争力弱。有专家认为,今年 3月份欧盟市场由三氯丙醇引发对中国酱油企业检查的“酱油风波”,突出反映了国内一些企业忽略技术进步、急功近利的作法。
    呼唤行业巨头
    没能产生世界名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,中国调味品企业小而分散,市场集中度低。
    卢泰宏认为,中国调味品行业的现状有点像前几年的啤酒行业———没有行业巨头。目前国内酱油市场规模 500万吨,最大的酱油类调味品生产企业海天味业只占全国产量的 4%。而日本最大的龟甲万,年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 1/4,另外,第二到第五名的企业又占 1/4,市场集中程度非常高。由于企业规模大,使其总成本大大降低,企业能有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行品牌营销和技术开发。
    因此,我国调味品行业目前以区域品牌为主,缺乏全国性的强势品牌,更无法产生世界品牌。卢泰宏说, 3年前,青岛啤酒也只占到全国啤酒行业的 3%,但近年来它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兼并,使市场占有率提升到两位数。其经验值得调味口行业借鉴。
    市场潜力巨大
    与此同时,我国及世界调味品市场正蕴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。
  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调味品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。据统计,“十五”期间,我国酱油类调味品业将以 10%的速度增长,整个调味市场的容量估计将达到 300亿元。全球每年调味品营业额更高达 2180亿美元,占到食品工业额的 10%左右,是典型的“小产品、大市场”。
&nb;   专家们呼吁,中国调味品企业在强化品牌形象包装和推广的同时,必须强化技术创新,尤其是复合调味品的开发。目前全球调味品市场中,复合调味料占市场份额的 80%以上,我国只占到20%,发展潜力很大。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调味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,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烹饪要求,开发各种专用调味品,像专门的蒸鱼豉油、寿司专用酱油等,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。专家认为,通过产业升级和行业调整,中国调味品行业完全有能力弄潮国际市场,展示“中国味”的风采。

请再加以评论!!!
游客~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快速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销售论坛|销售网简洁版|手机版|小黑屋|没业绩,就找销售网! ( 鲁ICP备2020047930号 )

Copyright © 2001-2024, xiaoshou.cn销售网